
这应该是刘少奇其最无助的时刻,身为国家副主席被人当众责难,竟还引发了全场欢呼。 1953年中央会议上,高岗借题发挥发矛盾,直指刘少奇,甚至一度要让刘少奇下台。就在众人对此都默不作声的时候,一向和善的周总理却反常的发出赞叹,会议开的很好,很热烈。 周总理一反常态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缘故呢? 1953年7月13日。全国财经工作会议,薄一博正在做出自己在大会上的第五次检讨,他表示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新税制改革等问题上出现的错误,并表示坚决改正,检讨刚一做完。 当时的“五马之首”的高岗就拍案而起,他认为薄一波对于自己的错误的认知还是不够彻底。 
要知道,从6月15日的政治局会议开始,薄一波已经反思了一个多月,连检讨都已经做了五回,而会场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。 高岗继续声色俱厉的说这些向资产阶级投降,认资本家,做岳父老子,走资本主义道路之类言论。 这不免有些上纲上线,言语太过激烈,谁也没想到这才只是个开胃菜。高岗突然话锋一转,我这里指的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,而不是指一般的同志向资产阶级投降的错,此话说出后,众人这才品出了味儿来。这是把刘少奇的一些问题安到薄一波身上,借着批驳的名义向刘少奇这个国家副主席开火。 毕竟是久经考验的老同志。刘少奇此时神色却异常平静,见刘少奇纹丝不动。 高岗开始加大了力度,还搬出毛主席做文章,说: “如果个别身居高位的人物,执意要推行自己的错误路行,那毛主席就不得不采取措施,在人事安排上做出必要的调整。” 
这无疑是向会场扔了一枚重磅炸弹,几乎所有与会者都把目光投向了刘少奇。 面对这样猖狂的言论,刘少奇不得不做出回应。周总理此时看到刘少奇依然神色从容,与刘对视了一眼,当即宣布: “下面请刘少奇同志讲话。” 刘少奇站起身来,可令人意外的是,刘少奇却直接认“怂”了,不仅赞同了高岗的观点,他承认自己在工作中存在错误,主要是不能生前不还死后还,欢迎同志们继续对他的错误。做出批评,并表示在提高理论水平方面,我们还需要做极大的工作。 刘少奇讲完,周恩来便站了起来说道: 会议开得很热烈、很好,刘少奇同志已经做了自我批评,这很好。 不仅如此,周总理还表扬了高岗同志,说道: “高岗同志比我强,在大家都犯错误的时候,他却保持了正确的方向。” 这时,不知是谁带头。都开始鼓起了掌,有人还跟着高喊: 向高岗同志学习,向高岗同志致敬。 
会场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此时,高岗还没有察觉出什么异常,反而还和大家谦逊了几句。 感觉自己权威已经达到了新的巅峰,殊不知会后他的一个举动让自己为之付出了代价,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惊人举动? 那就是高岗会后可为了拉拢陈云和邓小平,竟然说出了惊天言论,而他也终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。 会议结束后,高岗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钻入了陈云的车中。车上他对陈云说: 我看中央除主席外,可以设几个副主席。 陈云一听这话,反问高岗:“那你认为谁能当这个副主席呢?” 高岗说:“要搞副主席就多搞几个,你搞一个,我也搞一个。” 陈云一听,不由得大吃一惊,这位大人物是把自己当做了曹操,把陈云看作刘备,搞了一个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、“天下英雄,唯有使君与操耳。” 
将高岗送到家后,陈云立即让车子开往了中南海,去了菊香书屋,将此事汇报给了毛主席。 1953年12月15日,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,毛主席将要前往杭州休假。及由刘少奇临时主持中央工作。 刘少奇是个很谦虚的人,建议大家轮流主持中央工作。 而书记处的多数同志都赞同刘少奇主持工作,反对轮流。 一直与刘少奇唱对台戏的高岗,却首次站在刘少奇这边,表示支持轮流负责的方案。 他说:“主席的威望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能够代替,我看还是轮流好搞,轮流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。” 
12月24日,毛主席正式召开政治局扩大会,正式决定在他外出期间,由刘少奇代理主持中共中央工作。 之前发生的事情还可以算是私下活动,这回轮到轮流主席的事件,无疑已经把问题摆在了台面上。 1954年8月17日,一年前还有五马进京。一马当先的高岗服下大量安眠药,马失前蹄,坠入深渊。
|